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杜牧这句诗,写尽了杨贵妃的骄奢,却写不尽那些为了一口荔枝奔波的小人物的辛酸。
长安城里,荔枝成了最抢手的奢侈品。一颗荔枝,从岭南到长安,要跑死多少匹马?要累垮多少个驿卒?要耗费多少银两?这些,史书里是不会写的。史书只会写,杨贵妃爱吃荔枝,唐玄宗宠爱杨贵妃。至于那些为了这口荔枝奔波的小人物,他们的命运,就像荔枝皮一样,剥了就扔。
驿卒们日夜兼程,跑死了马,跑断了腿,就为了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。可他们得到了什么?一句"辛苦了"?还是一顿板子?荔枝到了长安,进了皇宫,成了杨贵妃的盘中餐。而那些驿卒,却成了历史的尘埃,连个名字都没留下。
长安城里的达官显贵们,为了讨好杨贵妃,争相购买荔枝。一颗荔枝,价比黄金。可这些钱,最后落到了谁的口袋里?是那些种荔枝的农民?还是那些跑腿的驿卒?都不是。这些钱,最后都进了那些中间商的口袋。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,吸干了小人物们的血汗。
荔枝,成了大唐盛世的象征。可这盛世,是用多少小人物的血汗换来的?那些为了荔枝奔波的小人物,他们的命运,就像荔枝一样,外表光鲜,内里苦涩。他们是大唐盛世的牺牲品,是历史的注脚。
长安的荔枝,甜了杨贵妃的嘴,苦了小人物们的心。这哪里是荔枝,分明是"水果刺客",刺穿了大唐盛世的虚伪,刺破了小人物的命运。